安徽快三号码统计图表
安徽快三号码统计图表
你的位置:安徽快三号码统计图表 > 新闻动态 > 广西河池市大化县新设小乡,人口不过万人却是名扬国内的红色小镇

广西河池市大化县新设小乡,人口不过万人却是名扬国内的红色小镇

发布日期:2025-04-13 16:52    点击次数:108

1988年,为配合水电站建设,大化瑶族自治县正式成立,其中包含多个因库区移民安置而设立的新乡镇,古河乡便是其中之一。该乡的历史可追溯至民国22年(1933年),当时已具备乡级行政建制,后因行政区划调整被撤销,直至1989年重新设立。古河乡的恢复既考虑了移民管理需求,也与当地红色旅游资源的开发密切相关。无论其重建出于何种考量,这座山水秀丽的小镇始终保持着其独特的自然魅力。

大化县中部区域坐落着古河乡,该乡行政中心距县城34公里,辖区面积57.6平方公里,登记在册人口约8200人。作为一个人口规模未达万人的小型乡镇,在行政规划中通常会被并入规模更大的镇级单位,或者与邻近乡镇整合设立新的行政区域。虽然古河乡与百马乡仅以一条河流为界,两乡合并组建古百镇或河马镇都是可行的方案,但这两个乡镇至今仍保持独立建制,这种行政设置确实令人产生诸多疑问。

古河乡始建于民国时期,其名称源于境内一条小河与红水河交汇形成的河口。关于"古"字的含义,可能源自当地方言,该地区居民以瑶族为主,其在瑶语中的具体释义有待考证。作为壮族成员,笔者了解到壮族与瑶族在古代同属一脉,经过数千年的演变,在语言和习俗方面产生差异,最终分化成两个民族。虽然壮语与瑶语存在相似之处,但相隔30里便会出现语音差异,因此"古"字在两种语言中的发音区别也就不难理解了。

在民国时期,古河乡隶属于都安县。1934年,该乡行政归属调整至平治县。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,随着果德县与平治县合并设立平果县,古河乡成为平果县古文区辖下的行政单位。1950年10月,古文区更名为平果县第8区,区公所驻地迁移至百马。1952年,平果县第8区再次更名,确定为百马区,古河乡随之成为其下属行政单位。1955年,都安县改制为瑶族自治县,为达到民族自治区域的人口标准,将平果县百马区划归都安县,古河乡因此归属都安县百马区管辖。

1958年,古河乡行政建制被取消,其辖区划归百马乡,随后组建了百马公社。为适应当时的社会背景,百马公社更名为红旗公社,而古河乡则降级为古河大队。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,古河大队转变为古河村。1988年,都安县百马区整体划入大化县,该区当时还管辖着古纹大队。1989年,古河乡行政建制得以恢复,设立时户籍人口仅7000余人。这一人口规模在较大行政区域仅相当于一个村庄的规模,但在大化县得以保留,可能是出于对当地居民的特别考虑。

大化县各乡镇普遍呈现出地广人稀的特征,这一现象主要源于自然地理条件的制约。该县境内以山地为主,虽然地域辽阔,但适宜人类居住的区域十分有限。在这样复杂的地形条件下,古河乡能够承载8000人口的生存与发展,确实体现了其独特优势。设立古河镇具有双重目的:一方面是为了提升当地居民的办事效率,另一方面则是基于红色旅游资源的开发需求。值得注意的是,古河乡从百马乡独立出来,其重要依托正是红色旅游这一特色产业。

在民国时期,古河乡作为桂西革命的重要根据地,滇桂黔边纵队桂西指挥部便设立于此。该乡丹桂村孕育了开国将领覃国翰,其历任右江军分区司令员、广西军区司令员及广州军区副司令员等要职,其故居至今保存完好。古河乡的革命贡献不仅限于此,在大革命期间,超过300名本地青年投身革命事业。鉴于其深厚的革命历史底蕴,古河乡被誉为"红色小镇"实属名正言顺。如此显赫的革命传统,使其独立发展较之与百马乡合并更具合理性。

古河乡虽仅有不到一万居民,但每逢集市日便呈现出异常繁荣的景象,其热闹程度远超其他地区。其中最具人气的场所当属斗鸡场,过去在这里,两只斗鸡一旦交锋就必须分出胜负。这种搏斗并非点到即止,而是持续到其中一方完全失去战斗力,甚至可能出现致死的情况。我家中曾饲养过两只斗鸡,原本打算将其作为普通公鸡使用,然而将它们放在一起后,一只因激烈打斗而死亡,另一只则失去了一只眼睛,这充分展现了斗鸡惊人的战斗能力。

#百家说史#